今年全國兩會期間,“具身智能”正式進入國家戰略規劃,一個關于智能體與物理世界深度交互的全新紀元已然開啟。在這場席卷全球的技術革命中,匯博機器人集團以深厚的技術積淀,正重塑具身智能教育的未來圖景。
作為機器人生態構建的領航者,匯博機器人集團始終聚焦“人工智能+機器人”技術的實際落地,深耕智能制造應用、人才培養與供給的全鏈條賦能體系。
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上,匯博機器人集團推出具身智能機器人開發平臺(Astra Pro),以硬核科技突破傳統教學邊界,將“感知-認知-決策-行動”一體化智能系統,轉化為觸手可及的教學場景與科研載體,引發廣泛關注。
目前,匯博機器人集團已面向院校發布具身智能機器人開發平臺(Astra Pro)、四足機器狗及技能學習開發平臺等具身智能系列產品,加速具身智能領域的人才培養與科技成果轉化。
一、匯博具身智能系列產品
1、具身智能機器人開發平臺(Astra Pro)
具身智能機器人開發平臺(Astra Pro)是一款面向高等教育與科研場景的智能化實驗設備,深度融合多模態感知與AI技術,支持多學科交叉實驗。
穩定可靠的教學載體:破解雙足局限,適配課堂高頻場景
輪足式設計保障系統運行穩定可靠,支持教室、實驗室等復雜場景長時間穩定運行(續航覆蓋完整課時),確保教學演示、學生實操更高效。這種穩定性讓具身智能教學從“偶爾展示”變為“常態化實訓”,成為老師可信賴的課堂核心工具。
擬人化交互平臺:讓機器人 “像人一樣工作”
七自由度擬人雙臂:可完成抓取、遞物、協作裝配等精細動作,模擬人類上肢運動邏輯,為服務機器人設計、人機協作等課程提供可觸摸、可操作的實操載體;
多模態交互能力:接入DeepSeek、千問等大語言模型實現“知識問答+任務指令”,適配VLA視覺模型讓機器人“看懂”人類動作(如識別“遞東西”手勢)、識別物品屬性(如區分水杯與工具),將抽象的AI交互轉化為具象教學場景。
全流程AI訓練閉環:從“黑箱訓練”到“透明化科研”
選配VR遙操作套裝構建“人類示范-數據采集-數據自動標注-模型訓練-真機驗證”完整鏈路:
教師、學生在虛擬空間模擬作業動作(如疊衣服、裝配零件),機器人同步記錄“成功、失敗、失誤”全狀態數據;
配套訓練數據標注平臺自動完成數據同步與智能標注,無需人工逐幀處理;
訓練樣本直接用于模型優化,成果可快速部署到機器人本體測試,讓“強化學習、技能遷移”等科研課題從論文理論變為可復現的實驗,加速教學成果向科研創新轉化。
開放兼容的開發生態:兼顧教學入門與深度創新
提供通用仿真工具(如NVIDIA Isaac)與ROS2開源接口,支持Python/C++二次開發:
低年級學生通過圖形化界面“拖模塊”控制機器人,快速建立對“運動控制、交互邏輯”的認知;
高年級學生與科研團隊可調用底層接口,自定義視覺識別算法、優化運動規劃邏輯,甚至開發專屬應用場景(如工業物料分選、家庭服務流程),實現從“用設備”到“創方案”的能力躍升。
2、四足機器狗及技能學習開發平臺
四足機器狗及技能學習開發平臺由高扭矩電機、仿生腿部關節、激光雷達和深度視覺、強化學習算法等軟硬件組成,可作為機器狗強化學習算法技能訓練與驗證的開放式通用技術平臺。
模塊化設計:從教具到多場景開發平臺
關節電機、電池、傳感器支持獨立拆卸、更換,兼具教學與科研雙重價值。
教學側:作為“機器人拆裝訓練平臺”,完成“電機認知-傳感器原理-硬件組裝”基礎教學,讓學生親手拆解、重組,破解傳統設備“黑箱化”痛點;
科研側:支持改裝為災后救援、巡檢等特種機器人原型機(如加裝云臺變巡檢機、搭載救援設備變救災平臺),推動“特種場景運動控制、多傳感器融合”等前沿研究落地。
全環境運動:突破場景限制的“越野級選手”
多傳感器融合(內置IMU、深度相機,選配激光雷達),實現“狀態感知-環境建模-目標識別”全流程自動化。支持樓梯、斜坡、狹窄通道等全地形自主運行,解決傳統機器狗“只能平地跑”的局限。
高級功能:開箱即用的“科研加速器”
SLAM建圖、動態避障、全身運動控制、跌倒恢復、遠程更新等高級功能開箱即用。
科研開發鏈:從“硬件驅動”到“AI算法”全開放
開放“電機驅動-AI算法”完整開發鏈,全方位支撐前沿研究:
原生集成深度強化學習框架,支持“仿真訓練-真機驗證”閉環,學生可通過“試錯-優化”讓機器人自主學習步態、策略,加速算法創新;
選配捆綁高性能工作站/一體機,解決仿真訓練算力瓶頸,提供“硬件+算法+算力”一體化方案。
二、匯博具身智能升級方案:存量設備換新
1、具身智能升級方案邏輯
存量資產煥活:復用已有平臺,降本提效
基于院校已部署的工業機器人、產線單元、服務機器人系統進行升級,不推倒重來,最大化復用沉淀資產,大幅壓縮改造預算,讓老設備承載新教學功能,實現花小錢辦大事。
功能模塊迭代:替代傳統設備,突破場景桎梏
用人形/四足機器人替換傳統設備的功能短板。
替代AGV/AMR移動機器人:解決“僅能平地運行、交互能力弱”問題,以更靈活的運動和交互,支撐“人機協作”實訓;
替代巡檢服務機器人:突破“場景單一、自主決策差”瓶頸,憑借全地形運動能力,拓展“復雜環境巡檢”教學。
教學邊界拓展:三大能力,解鎖新興實訓
依托人形/四足機器人的“擬人交互、全地形運動、多機協同”核心能力,構建三大前沿教學場景:
人機協作:通過語音、視覺交互訓練,讓學生掌握“人形機器人操控工業設備(開關機、換模塊)”的協同邏輯;
智能巡檢:利用全地形運動特性,開展“四足機器人攀爬樓梯、識別產線異常”的復雜場景巡檢實訓;
柔性產線:基于多機協同能力,驗證“人形/四足+工業機器人+AGV/AMR”的全流程物料調度,模擬真實產業的柔性生產閉環。
2、具身智能機器人開發平臺(Astra Pro)升級方案
單臺設備升級(適配工業機器人編程平臺)
升級任務:
人形機器人基礎設置、智能交互(語音/視覺調測);
模仿工業機器人作業技能(如夾取、裝配);
操控設備開關機、更換模塊,驗證 “人機協作邏輯”。
教學價值:
從“教機器人操作”升級為“教人機協同技能”,讓學生理解“未來工廠的人機分工”。
實訓(驗)室/產線升級(適配多臺工業機器人+智能倉儲)
升級任務:
多機協同調度(人形+工業機器人+AGV配合,完成“物料轉運-加工-質檢”全流程);
柔性產線運維(自動開關設備、更換產線模塊,模擬真實工廠場景)。
教學價值:
構建“產線級人機協作”實訓體系,讓學生掌握“復雜場景下的設備調度、任務分配”能力。
3、四足機器狗及技能學習開發平臺升級方案
實訓(驗)室升級(適配服務機器人人工智能技術應用系統)
升級任務:
自主建圖導航:以“仿生運動+多傳感器融合”,替代原有服務機器人的平面導航模塊;
智能巡檢與識別:替換原有服務機器人的固定巡檢云臺,通過“可動態調整的感知系統”實現全維度巡檢。
教學價值:
讓學生掌握復雜環境導航、多模態感知融合技術,同時深度銜接全地形巡檢、硬件模塊化升級等產業真實場景。
產線升級(適配柔性產線,替代AGV/AMR)
升級任務:
自主建圖導航:自主構建柔性產線地圖,適應復雜地形(樓梯、窄道等);
智能巡檢:搭載視覺云臺,自動識別產線狀態(如設備故障、物料異常);
物料轉運:承載15kg物料,完成產線間物流配送,驗證“全地形產線物流方案”。
教學價值:
用“四足機器人替代AGV”,打破傳統產線物流限制,讓學生掌握“非結構化場景下的物流調度”技能。
4、院校層級精準匹配升級方案
本科院校:聚焦“科研+產教融合”
>>科研課題組(機器人工程、人工智能專業):
支撐“復雜環境 SLAM 建圖優化”“人機協作決策算法”“四足步態自適應控制”等前沿課題研究,滿足論文發表、專利申報需求;
提供“仿真訓練-真機驗證”閉環,加速“多模態融合、強化學習落地”等科研成果轉化,適配機器人學、人工智能等專業的科研KPI。
>>工訓中心產線(智能制造、機器人工程專業):
模擬“未來智能工廠”場景,支撐“柔性生產調度”“人機協同作業流程優化”等產教融合課程;
學生通過“設計協作邏輯-編寫調度代碼-真機驗證效果”,理解智能制造中“人-機-產線”的協同關系,培養系統思維。
職業院校:聚焦“技能+就業”
>>專業實訓室(工業機器人、智能技術專業):
降低操作門檻,學生通過“拆解機器狗關節-調試SLAM 建圖參數-編寫避障邏輯”,掌握“傳感器應用、路徑規劃、設備維護”等核心技能;
對接工業機器人運維、智能設備調試等崗位需求,提升就業競爭力。
>>產教融合基地(工業機器人、自動化專業):
模擬真實工廠場景,學生通過“規劃機器狗轉運路線-調試人形機器人抓取精度-優化多機協同效率”,掌握非結構化環境物流調度、產線應急響應等崗位技能;
與智能制造企業需求直接對接,實現“實訓內容即崗位能力”,縮短就業適應期。
具身智能技術快速發展背景下,智能機器人將在社會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。匯博機器人集團持續深化具身智能技術應用,具身智能機器人開發平臺(Astra Lite)、具身智能機器人數采平臺(Astra Data)將陸續發布,培養面向智能時代的創新人才!
蘇公網安備32059002004848